剛剛!多家基金公司緊急大筆自購,部分頂流基金也放寬申購限製!重磅信號閃現,後市怎麽走?機構這樣看
春節的腳步臨近,但A股卻接連遭遇了慘烈調整。
1月25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創業板三大指數均跌超2%,1月26日,A股市場有所企穩,但個股仍多數下跌,1月27日,A股再度下跌,截至收盤,上證指數跌1.78%,深證成指跌2.77%,創業板指跌3.25%。
不過,多家基金公司和部分基金經理卻在近兩日紛紛宣布自購,表示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願意跟投資者共擔風險,易方達基金、廣發基金、嘉實基金、匯添富、富國基金、南方基金等明星公募紛紛發布自購公告。
與此同時,“頂流”基金經理張坤、朱少醒等看到了市場機會,紛紛開門迎客。分析人士指出,海外美股繼續低迷,疊加資金層麵或有些高杠杆止損盤拋出,引發了市場對A股負反饋的擔憂,但國內基本麵依然比較穩健,不會重現2018年熊市的路徑。
基金公司紛紛自購
繼1月26日,中歐基金、華安基金等發布自購公告後,1月27日,又有多家明星公募發布了自購公告。
易方達基金公告稱,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資旗下基金相關事項的公告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於2022 年 1 月 27 日出資 1 億元申購旗下主動偏股型基金,並承諾持有時間不少於一年。
無獨有偶,南方基金也發布公告表示,基於對中 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本公司自公告之日起 30 個 交易日內以固有資金申購公司旗下偏股型公募基金,合計出資將不 低於 5000 萬元,並持有 3 年以上。
廣發基金也表示,公司將於公告之日起30個交易日內以固有資金8000萬元申購本公司旗下權益公募基金,並持有1年以上,最終申購申請確認結果以基金注冊登記機構確認的結果為準。
匯添富基金公告稱,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以及公司投資管理能力的信心,本著與廣大投資者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公司運用自有資金2億元申購旗下偏股型基金,即匯添富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
嘉實基金發布公告稱,基於對中國資本市場長期健康穩定發展的信心,自2022年1月27日起一個月內運用固有資金投資於公司旗下偏股型基金5000萬元,所投資的基金持有期限不短於一年。
富國基金今日表示,公司以固有資金出資6000萬元,於本公告之日起10個交易日內申購公司旗下股票型、混合型公募基金,並承諾至少持有1年。
而在更早之前,昨日,中歐基金公告稱,公司將於公告之日起30個交易日內以自有資金申購中歐醫療健康基金、中歐醫療創新基金合計5000萬元,並持有三年以上。與此同時,基金經理葛蘭將於公告之日起30個交易日內以自有資金自購中歐醫療健康基金、中歐醫療創新基金合計200萬元,並持有三年以上。
張坤、朱少醒等開門迎客
也許是嗅到了市場的機會,張坤、朱少醒等頂流基金經理紛紛開門迎客。
張坤管理的易方達藍籌精選發布公告稱,自2月7日起,該基金限製申購及定期定額金額由2000元調高至1萬元。
2020年12月17日,易方達基金將易方達藍籌精選的單日單賬戶申購額度調整為100萬,2021年1月8日調降至10萬,1月28日,再次調降至5000元。2021年2月18日,易方達藍籌精選將原有的5000元申購上限進一步調整至2000元。
這也就意味著,易方達藍籌精選在經曆了1年多時間“限購”後,今年2月7日將放開申購額度,提升後的限額是之前的5倍。
2020年底,張坤在管規模突破1000億後,持續上升,最高達到1344.78億元。但自從張坤“限購”後,其管理規模出現下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張坤合計在管規模為1019.35億元,其中,易方達藍籌精選規模為676.23億元,相對此前出現明顯下降。
與此同時,張坤管理的易方達優質精選(此前名稱為“易方達中小盤”)也終於開門迎客,自2月7日起開放放日常申購、定期定額投資業務。
從2020年底以來,張坤管理的易方達中小盤一直在調整限購金額。2020年9月底,易方達中小盤混合的單日單個基金賬戶累計申購金額從100萬元調整至5萬元,11月底,又調整至5000元,12月底調整為2000元。就在2021年2月10日,易方達基金又發布公告,將累計申購金額限製從2000元調整至1000元,2月24日則直接暫停了申購。
此後,易方達優質精選一直處於限購狀態,基金規模也持續下降,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易方達優質精選的規模隻有199.84億元,相對此前出現較大幅度縮水。
不過,雖然易方達優質精選放開了申購,但申購限額為1萬元。
在基金四季報中,張坤曾表示,經過了2021年的估值消化後,一部分的優質企業估值已經具有吸引力,在3-5年的維度內,企業的業績增長大概率會投射到其市值的增長中。
公募界老將朱少醒在大盤持續大跌之際,也放開了申購限額,此前對單日單賬戶的限額是1萬元,自2022年1月28日起,將單日單賬戶的限額調整為2萬元。
朱少醒在四季度中表示:“有利的方麵是核心資產中,部分優質標的前期股價有較大幅度的回撤,估值吸引力是有所上升的。未來我們依然會致力於在優質股票裏尋找價值,去翻更多的‘石頭’。我們並不具備精確預測市場短期趨勢的可靠能力,而把精力集中在耐心收集具有遠大前景的優秀公司,等待公司自身創造價值的實現和市場情緒的周期性回歸。”
此外,廣發基金林英睿管理的廣發睿毅領先,以及鄭澄然管理的廣發鑫享兩隻基金也在今日宣布將於1月28日起恢複大額申購。
市場底部出現?
持續高通脹導致的緊縮效應,引起海外美股持續低迷,A股也受到影響。隨著,基金公司紛紛發布自購公告,基金經理也放寬限購,不少機構認為,市場或已出現見底信號。
中銀證券認為,國內資金籌碼的鬆動以及倉位的降低則是市場見底的信號之一。2022年A股的宏觀環境優於全球主要指數,或走出獨立行情,不會重現18年熊市的路徑。從周期定位出發,更類似於12年下半年到13年上半年的走勢:指數無大的波動,科技成長風格明顯占優。
招商證券策略研報認為,去年年初與今年年初市場均出現了明顯調整,調整的特征是前期大幅上漲的賽道明顯下跌,市場階段性向低估值板塊布局。從市場調整的原因來看,兩次調整均由於:(1)熱門賽道估值較高,交易擁擠。(2)十年期美債收益率攀升,美股大跌,帶動A股調整。但是,導致兩次調整的核心原因不同:2021年初市場調整的核心原因是對央行貨幣政策收緊的擔憂,而後續央行對貨幣政策收緊的辟謠以及強勁的基本麵共同促進了A股企穩。當前,對經濟基本麵的擔憂、缺乏估值性價比較高的板塊是阻礙市場上行的核心因素。
長期看,A股的持續企穩可能出現在今年三季度,隨著穩增長發力,企業盈利增速開始上行的時期。整體而言,年內以金融地產建材為代表的傳統穩增長低估值方向將帶來偏大盤價值2-4個季度級別的階段性風格漂移。穩增長的方向除了傳統領域的估值修複行情,還應重點布局考慮新基建(新能源基建、數字基建)中低估值的板塊。今年投資者可以重點考慮使用“窪地策略”,更加關注低配置低預期低估值的窪地。
海通證券荀玉根團隊此前發布策略研報認為,近期市場走弱導致部分投資者擔心這次春季行情會缺席,但其依然堅定地看好今年春季行情,最核心的原因就是政策寬鬆。
荀玉根團隊分析認為,從曆次歲末年初春季行情回顧來看,春季行情通常每年都有,背後的原因源自於歲末年初往往是基本麵的“淡季”,即11月到3月A股基本麵數據披露少,但卻是政策麵的“旺季”,這段時期是重大會議召開時間窗口。
今年來看:1月17日央行下調MLF中標利率10個BP,是自2020年3月以來首次下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
次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2021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貨幣政策的工具箱要開得再大一些,走在市場曲線前麵;
緊接著1月20日央行下調1年期LPR10個BP,同時下調5年期以上LPR 5個BP。
與此同時,1月20日住建部表示今年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240萬套,超出此前200萬套的預期;
近日國家電網宣布2022年在電網投資方麵計劃投資5012億元,創曆史新高。
此外,1月20日國務院第六次全體會議提出要推出更多有利於提振有效需求、加強供給保障、穩定市場預期的實招硬招。
荀玉根團隊預計接下來基建政策還會持續加碼。
除了政策寬鬆之外,荀玉根團隊表示,春季行情另一個基礎就是年初資金利率通常有所回落,開年投資者的風險偏好相對更高,新基金發行較多,股市微觀資金麵充裕。此外,當前ROE仍處在回升周期中,本輪全部A股ROE(TTM)於20Q2見底,20Q3開始回升,至今隻持續了5個季度,隨著穩增長政策發力,預計ROE上升將持續至22Q1。本輪春季行情目前還處在早期階段,近期價值板塊已經有所表現,並且上漲趨勢還沒有結束,後期成長板塊有望緊跟著上漲。
編輯:萬健禕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