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IPO再融資組/鄭權

近日,北交所首例IPO財務造假、欺詐發行公司被罰,該公司是新三板公司深圳市高德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高德信”),不僅是IPO保薦人,還長期擔任主辦券商。

資料顯示,高德信IPO報告期內連續四年財務造假,虛增收入之和占同期總營收的比例高達6成,但華安證券卻長期毫無察覺。值得關注的是,高德信被證實參與造假的主要供應商、客戶的疑點很明顯,不難通過公開資料發現貓膩,華安證券盡調核查的有效性存疑。並且,從高德信2015年掛牌新三板開始,華安證券就一直是主辦券商,高德信發生如此嚴重的財務造假,華安證券或難辭其咎。

保薦項目連續四年造假虛增六成收入 疑點明顯為何長期毫無察覺?

公開資料顯示,高德信是一家專業的增值電信運營商及服務商,主要為用戶提供互聯網接入和專線組網等服務。

2015年6月23日,高德信在全國股轉係統掛牌並公開轉讓,主辦券商為華安證券。2021年11月,高德信遞交北交所上市申請,華安證券是保薦券商。目前,華安證券仍然是高德信新三板掛牌的主板券商。2022年4月1日,高德信撤回發行上市申請。

深圳證監局查明,2018-2021年,高德信通過虛構商企互聯網接入、數字電路等服務業務、偽造用戶數據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2018年至2021年分別虛增營業收入6,007.36萬元、12,386.59萬元、13,766.04萬元、12,950.53萬元,占當期披露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38.11%、59.77%、75.26%、63.27%。高德信四年合計虛增收入4.52億元,占同期披露總營收的比例為60%。

深圳證監局認為,高德信2018年至2021年年度報告存在虛假記載,構成信息披露違法行為;高德信在公告的證券發行文件中編造重大虛假內容,構成欺詐發行違法行為。

對高德信IPO欺詐發行及嚴重財務造假行為,深圳證監局對高德信及主要負責人進行了處罰,但華安證券目前還沒有收到罰單。

IPO期間連續四年財務造假,六成收入都是假的,高德信的財報沒法看。令人疑惑的是,高德信非IPO期間的財務數據是否真實?作為主辦券商近十年、IPO保薦券商的華安證券,是否真的對財務造假毫無察覺?

處罰公告顯示,高德信通過深圳市圳通通信有限公司(下稱“圳通通信”)、深圳市昊銘陽網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昊銘陽網絡)、深圳市盟邦科技有限公司(盟邦科技)、深圳市金利眾智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金利眾智)、深圳市貝文科技有限公司(貝文科技)、廣州市昊力泰互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昊力泰)、上海浩明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客戶、供應商等虛構商企互聯網接入、數字電路等服務業務,2018年至2021年分別虛增營業收入1318.29萬元、5651.01萬元、7593.02萬元、6865.57萬元。

申報材料顯示,圳通通信是高德信2019-2021年第一大供應商,采購金額分別為11289.46萬元、10405.68萬元、5190.42萬元,占高德信當年采購總額的比例分別為51.19%、46.64%、24.86%。 同時,圳通通信還曾是高德信的大客戶,即出現了供應商和客戶重疊的問題。2018年,圳通通信身兼客戶還向高德信采購543.40萬元的商品服務。

圳通通信的疑點較多,高德信向圳通通信采購的項目包括帶寬資源、工程施工以及軟硬件。第一個疑點是,高德信並沒有從三大運營商直接采購寬帶資源,而是借道圳通通信。第二個疑點,高德信存在與圳通通信簽訂光纜采購合同但報告期前已確認相應資產的情形,同時存在所簽光纜采購合同簽訂日期晚於合同履行截止日期的情形。第三個疑點,高德信向圳通通信采購的大部分光纜產品,也是圳通通信作為“二道販子”從湖南中銳光通信設備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區佐博歐電子商行、深圳市福田區紫雲升電子商行等商行采購,上述兩家商行在深圳市非常多見,位於深圳的高德信為何還要通過圳通通信“繞道”去采購?

來源:高德信公告來源:高德信公告

上述疑點,都是申報資料及公開信息可以輕易查詢到的,華安證券是否對高德信采購比例一度超50%的第一大供應商圳通通信,做了最基本的盡調?

天眼查顯示,圳通通信已經注銷。此外,高德信2019-2021年度第一大寬帶資源供應商昊銘陽網絡,也已經注銷。

昊銘陽網絡的疑點也特別多,2019-2021年,高德信從昊銘陽網絡采購的寬帶資源金額分別為1143.08萬元、951.7萬元、842.82萬元。令人感到疑問的是,高德信為何不從三大運營商直接采購寬帶資源?

同樣的疑問來自高德信2019-2021年第二大寬帶資源供應商盟邦科技,高德信同樣沒有從三大運營商直接采購資源。天眼查顯示,盟邦科技處於清算狀態。此外,高德信的主要供應商金利眾智、貝文科技等公司也已經注銷,高德信主要從這些供應商采購寬帶資源,而非從三大運營商采購。

上文提到的參與高德信財務造假的7家供應商、客戶,目前有5家注銷,1家清算,經營異常比例十分之高。試問,華安證券是否對這些供應商、客戶進行了最基本的核查,保薦業務是否流於形式?這有待時間給出答案。

卷入北交所首例IPO欺詐發行案影響幾何?

處罰公告還顯示,高德信還通過偽造用戶數據等方式虛增家庭寬帶業務收入,2018 年至 2021 年分別虛增營業收入689.07 萬元、6,735.58 萬元、6,173.02 萬元、6,084.96萬元。在案銀行流水、相關合同、詢問筆錄等主客觀證據相互印證,證明高德信安排相關公司與高德信部分客戶簽署合同,涉及交易不具有商業實質,合同款項由高德信轉給相關公司,經由客戶最終轉回高德信作為業務收入,已形成資金閉環。

華安證券作為高德信的主辦券商兼IPO保薦券商,理應對高德信的收入進行充分核查,2018年-2021年期間不僅是IPO報告期,還是華安證券作為高德信的主辦券商督導期,因此,高德信出現如此嚴重的財務造假及欺詐發行問題,華安證券或難辭其咎。

那華安證券及兩位保代是否該罰?我們可以參考對高德信董事、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黃永翔的處罰,深圳證監局認為,黃永翔簽字保證公司 2018 年至 2021年年度報告及證券發行文件真實、準確、完整,但未對相關年度前十大客戶或供應商涉及相關公司、高德信收入大幅增長等異常情況予以必要關注和核查,未勤勉盡責。

來源:華安證券保薦報告來源:華安證券保薦報告

同理,華安證券及保代也保證高德信信披件真實、準確、完整,但是否對主要客戶、供應商進行充分核查不得而知。從上文的分析可知,參與高德信造假的幾家客戶、供應商疑點多且不難發現,華安證券及保代卻長期毫無察覺。

華安證券在高德信保薦工作報告中稱:“有充分理由確信發行人申請文件和信息披露資料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但事實卻截然相反,高德信成為北交所IPO欺詐發行第一案。

去年10月份,因在上海思爾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思爾芯)科創板IPO保薦業務中未勤勉盡責,證監會對公司責令改正,給予警告,罰沒800萬元。思爾芯還未上市便欺詐發行,中金公司領罰單。而北交所欺詐發行第一案,連續四年財務造假的高德信的保薦券商華安證券,能否幸運逃過一罰?

2024年,華安證券被中證協評為B類投行,如果2025年因高德信欺詐發行財務造假案而被立案或處罰,公司將降至C類投行。

2024年上半年,華安證券被安徽證監局采取責令改正措施,一個原因是在開展投資銀行業務過程中,個別項目盡職調查不充分,質控、內核把關不嚴,持續督導不到位。

儲備項目寥寥無幾 ⠀

wind顯示,華安證券2024年IPO、定增、配股、優先股、可轉債的承銷保薦收入皆為0,股權投行業務基本上處於停滯狀態。

截至目前,華安證券儲備的股權投行項目數量僅1家——合肥恒鑫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恒鑫生活)IPO項目。

恒鑫生活主營業務是研發、生產和銷售紙製與塑料餐飲具,公司紙製餐飲具收入占比約為6成,塑料餐飲具收入占比約為4成。不少投資者認為,恒鑫生活“三創四新”成色不足。

2022年6月至今,華安證券合計撤回了4家IPO項目,隻有恒鑫生活通過注冊,最近兩年半的IPO保薦撤否率高達80%。